因此,为了不挡后来新进的路,也为了将军中的门荫和渊源,折转给同族的子侄辈们,他谢绝了深入南部赡洲开拓的邀请,以及前往大秦(东罗)受雇为客将,或是成为当地唐姓诸侯臣属大将的建议。辗转回家成为公室的南院教练使。
此番受命领军征讨叛党,同样是令人颇为意外的结果。其中一方面固然是,他多年在外建功,与错综复杂的本地势力,并没有太大的牵扯,背景也相对干净和简单。另一方面,则是与光荣水师、海兵总署的潜在渊源,又有丰富的陆战经历。
当然了,还有一个明显不足外人道也,却让他隐约心知肚明的关键;就是他很可能还需要在后事,承当一些重要干系/背锅的。毕竟这是在公室的核心直领上平叛,其中牵涉到的错综复杂关系,不是常人可以理清的。更在广府存在可观影响。
至少,相比那些急于建功,渴望杀敌的将士,他要权衡的东西更多。如果一个不好,纵兵肆虐、杀戮抄掠过甚,或是伤到什么显贵人物的亲缘。或许此辈不敢与,正当雷霆之怒的嗣君,争辩分说。但是在事后寻找由头追责,拿捏他却甚易。
这或许也是嗣君门下,明明拥有诸多良才优选的将领,却偏偏指定了他这位;在枢密南院,清闲散置没几年,就被拉出去带队平息兽灾;刚回来复命就赶上风灾,却错过了内苑逼宫,温泉行苑之变的倒霉鬼。显然,都不想担上这第一波干系。
或者说,除了自己在枢密南院结好的同袍,会隐晦的提及一二外;甚至都没有人前来主动提点,或是私下交通一二。显然是不大看得上,他这个区区的从五品奋威将军/枢密南院教练使,或说是不看好他这个,临时被嗣君简拔起来的领军人物。
而他麾下,除了枢密南院支派的教导本队(千人)之外,既有传统的海兵五营,也有宿卫公室左右辰卫中的射日、横冲、飞捷、胜锐诸营,及部分离宫卫士。因此,他也不能对将士们,渴望建功和,压抑过甚;无论军心哗然还是鼓噪生事。
都会误了嗣君指派的平叛要任,更导致一系列不可测的后果。这需要一个精妙把握的权衡尺度。但更不妙的是,他头上还有一位身更加显赫的变相监军。虽不是南海公室核心人物,身份显贵却犹有过之。乃是东海家的君上,世人仰望的顶点。
却不知何故,主动卷入了这场,天大的风波和是非中,被嗣君仰赖为臂膀、干城。更何况,对方在传闻中还身具神通,又掌握了嗣君差遣助军的奇士、异人;并在绝少露面的情况下,令其始终服服帖帖,不敢多余生事,这就令人匪夷所思了。
要知道,颜克武并不是没有接触和见识过,甚至也差使过一些,临时编排到麾下的奇异之士。只是,其中绝大多数有着一手绝技,或是异常天赋的同时,多少在性情和心思上,有些诸如自恋、孤傲、张狂,乃至偏激或是得志就猖狂的毛病。
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