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然则,今之百姓,非为天下之主,实则命若浮萍。

        山川湖泊,丛林平原,天地所生万物,理应由主者享之。

        然今,百姓性命尚不掌控,于田间耗尽气力,在作坊熬干灯油,驻边关抛洒热血。

        亿万百姓织就锦绣江山,砌起繁华帝都。再向未曾沾泥带水的官老爷们屈膝叩拜,献上自己最后一粒米,最后一尺布!

        世家常讥讽百姓为乡野村夫,言其愚昧,不配读圣贤书。

        殊不知圣人之言:仓廪实而知礼节,衣食足而知荣辱?!

        百姓腹中饥馑,身上寒冷,如何明廉耻、学仁义?

        此非民之过,乃为上者失其责也!】

        显然,这位农家子是没写过策问的,行文格式一塌糊涂,用词更是粗糙,更别提平仄的韵律了。

        但就是这样粗糙的格式,却给李彻一种难能可贵的真实感。

        仿佛此刻真的有一位穿着布衣的农家学子,正站在自己面前,如泣如诉地控诉着百姓之痛。

        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