朱由检发现自己权力越来越大了,但他还算克制。一方面是对自我的约束,还有也是要给臣下留几分面子,防止他们恐慌叛逆,集体联合起来对抗皇帝。
他不能指谁谁死,这样随意杀人,但也差不太多了,想要杀人总能找到合适的理由。比如钱谦益,就是被他做了局,当然这跟他自己也有很大的关系,朱由检又没有摁着他的头让他受贿。
贪污案在两年多的时间里一共办下了四起,都是只诛恶首,不行牵连。
第一个挨刀的是协理京营戎政李春烨,拿下他以后,皇帝让英国公开始着手整顿京营;
第二个倒霉蛋是锦衣卫北镇抚司指挥佥事许显纯,结果就是皇帝把北镇抚司提督指挥换成了自己的人,锦衣卫从他们养的狗,重新变成了皇帝的刀。虽然这把刀还是锈迹斑斑,不怎么锋利,但好歹让皇帝给握住了刀把子;
第三个倒霉蛋是漕运总督崔文升,杀他是因为他螳臂挡车,连皇帝的粮道都敢堵,死有余辜。
但杀钱谦益,大家就完全看不明白了,一个小小的太子府少詹事,有什么值得皇帝大费周章去把他弄死的?!难道…太子?!
于是礼部尚书旧事重提,让皇帝给皇长子取名字,以试探皇帝的口风。明代皇子一般百日取名,到现在都已经周岁了还没有名字,加上皇后又无子,难免让人浮想联翩,闹不好又是一次国本之争。
皇帝要么早夭,要么无后,每次易代都是一次大清洗,没人知道自己能不能在这次清洗之中活下来,每个人都生活在恐惧之中,图谋自保都困难,哪里还有心思做事?
相比之下,今上既没有清洗旧党,也不排斥新人,虽然也踹了好几个老臣,但也给他们留了几分体面。事情就害怕比较,他们觉得今上已经很够意思了,虽然时不时抽风一下,但总好过中风啊。
朱由检也知道他们下注的臭毛病又犯了,但只要他身体没有出什么大问题,在皇子们十六岁之前,他是不会让他们跟大臣过多接触的。想洗脑皇储?!他偏不给这些人机会!
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