朱由检虽然很同情李倧,并且勉为其难答应纳一个朝鲜妃子,但是在保护自己辽南的地盘和好心帮助朝鲜之间,朱由检还是选择了前者。

        朱由检安慰李倧,不要急,朝鲜永远都是你的,有朝一日大明一定会帮助你收复故土的,至于这个“有朝一日”是什么时候,就难说了,没准要等到灭掉建奴,朝鲜变成无主之地的时候吧,希望李倧有生之年能够等到这一天。

        此次危机事件之中,只有陈继盛平安落地,朱由检只是把他的战报给退了回去,让他如实上报,再有弄虚作假,这军功就不给他兑现了,也没有骂他,很多话不必说,他心里也能想明白。

        当初启用袁崇焕,就是因为人才不够,只能抓他来顶数。现在福建两巨头都调走了,要安排合适的接手人员,却让朱由检有些犯难。很显然,他是有收集癖的,恨不得把所有人才都放到自己的身边,只是现实情况不允许而已。

        纵观他用人,不难看出,他一直都只不过是在拆东墙补西墙而已。

        朱由检再次想到了王在晋,王在晋的军事理论不是大学教的,他的著作《三朝辽事实录》《海防纂要》都非常有水平,甚至狂妄点,他都可以去碰瓷孙武了,毕竟《孙子兵法》只是个总纲,而他写的东西要更加详尽。

        军事方面,历史还是发展的,不只是螺旋,纸张普及之后,文章书籍的内容都普遍丰富了,也不再鼓吹所谓的微言大义,军事著作从玄之又玄的“正确的废话”,变成了图文并茂、详细得恨不得手把手给人喂饭的程度。

        就这还怕有人看不懂,而确实大部分人看不懂,从理论到实践是一条无比宽阔的鸿沟。

        朱由检从来没有觉得王在晋是个蠢蛋,其唯一令他诟病的点,就在于他缺乏实战的经验。没有经验无法应聘,没有被聘用哪来的经验呢?思来想去,朱由检决定再给他一个机会。

        “朕打算把你调去福建,你可愿往?!”朱由检开口问道。

        “陛下但有所命,我们这些做臣子的哪能推三阻四呢?臣愿往!”

        王在晋这话说得漂亮,朱由检目光微微一亮,要知道京官和地方官就是两条不同的道路,双方未必乐意调换。

        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