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他是不是千户,是看朝廷的册封文书的,不是谁承认不承认的问题!老夫说了,郑鸿逵要如何处置,应该交由朝廷三司庭审、陛下决断,而不是他区区个两广总督可以僭越的!”施来凤大声道。

        两人越吵越起劲,争论的焦点正在往奇怪的方向发展:施来凤强调程序正义,王在晋注重事实正义。但朱由检向来讨厌辩经,他现在不想分析谁对谁错,只想知道怎么才能把这件事按下,才能将朝廷的损失降到最低。

        如果惩罚袁崇焕,会不会对军心、民心造成巨大的打击?毕竟袁崇焕确实是有点天赋的。他在官场里面的名声很臭,己巳之变被他躲过去了,现在在军队和民间的声誉反倒还不错。

        军队喜欢他,是因为他确实能搞来钱,还愿意发给军队;百姓喜欢他,是因为他把福建犁了一遍,不止倭寇,那些原本的山贼土匪也被他给误伤、都给突突掉了。

        结果福建这个多山临海、百姓动不动就被山贼倭寇欺负的地方,愣是给他改造成了一片乐土,治安情况大大好转,内陆地区的商贸都繁荣了许多。

        百姓喜欢,其他官员不喜欢,这不就是妥妥的青天模版嘛!到头来,坏人竟然成了朝廷,好人都让袁崇焕给做了?!

        袁崇焕是真的不能在福建呆着了,再待下去,真的振臂一呼,全省皆反了!好在朱由检之前就打了补丁,他是两广总督嘛,让他回两广,不正是名正言顺?!听说广西土司有点骚动,既然这样,就让他带兵回去镇压吧!

        广西的土司还不知道,自己在家里面乐呵呵收割着水稻、唱着山歌,居然就背了辣么大一口锅!他们是造反过没错,但也没少帮大明打叛逆啊,功过相抵,他们无罪,无罪啊!

        一万两到账,施来凤终于松了一口气,好歹在朝堂上唇枪舌战没有白费口舌。既然目的达到了,他也就没有再说话,搞得他还真有多在乎袁崇焕一样,这厮连年敬都没给过他,懂不懂规矩啊!

        施来凤消停以后,王在晋不干了,他说道:“陛下,袁总督确实不应重罚,但也不能不罚,还请陛下小惩大诫,明旨申饬,免得他以后再行差踏错!”

        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