七十年代中期,全球航运业陷入严重衰退的漩涡,作为以码头、仓储起家并以此为主业的九龙仓,股价被牢牢钉在低位,在市场的寒冬中瑟缩。

        市场只看到了它眼前的惨淡盈利和沉重的航运资产包袱。

        与此同时,怡和洋行对九龙仓的控股比例并不算非常高,大约只在5%-15%左右,这在资本市场看来,无异议幼童持金过闹市,充满了致命的诱惑力。

        前几天,一篇看似寻常的财经评论在《星岛日报》悄然刊出。

        一位敏感的财经评论家发表了题为《九龙仓业务开始蜕变》的文章。

        文中罕见地摆脱了市场对九龙仓“航运码头公司”的刻板印象和悲观情绪,大胆指出其坐拥庞大黄金地皮的土地资源价值。

        并预测:“九龙仓集团如能充分利用其土地资源,积极转型拓展地产开发,未来10年可以出现年增长20%的良好势头。

        九龙仓股票将是1978年最值得留意的潜力股、热门股!”

        这篇评论的价值,如同一颗投入深潭的石子。

        普通股民或许因其言辞隐晦、论点超前而茫然不解,或只当是普通的财经预测一扫而过。

        但是,在某些有心人眼中,这篇评论是吹响集结号角前的一道重要确认信号。

        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