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是的,老爸。维园年宵的尾款昨天已经全部结清,扣除所有成本、奖金、工资和要还永隆的八万贷款,净利十八万七千。”
十八万,这在1978年的港岛,是普通打工仔不吃不喝也要攒十几二十年的天文数字。
汪巧珍看着儿子:“阿文,这么多钱,你打算怎么用?存起一部分?买楼?”
没办法,一辈子穷惯了,一下子获得之前不敢想象的财富,汪巧珍心里只有一个小市民最朴素的愿望。
陈秉文摇摇头,虽然他们一家三口还住在铺子里,不过他可没准备买房,过两天租一套公寓就足够了,钱要用到刀刃上。
他走到墙边,指着墙上挂着的港岛地图,“老爸,老妈,维园年宵证明两件事:第一,我们的糖水有市场,而且有很大的市场;
第二,我们中央厨房生产,流动点、档口销售的模式是行得通的,而且效率极高。”
维园年宵七天时间,靠着陈记食品厂三班倒生产,就可以满足每天几万分糖水的需求,足以证明中央厨房加销售点或者档口的模式是可行的。
他的手指重重地点在地图九龙区域密密麻麻的工业区标记上。
“下一步,工业区的流动摊位,要继续做,而且要做大!现在我们有食品厂做后盾,产能不成问题。
之前只覆盖了长沙湾、荔枝角附近几栋大厦,远远不够!
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