有“土地爷”小组在,再多的物资都不愁销路,根据地的同志们缺医少药、缺吃少穿的日子,也能缓解不少。
车子停在闸北李家小院门口,推开斑驳的木门,院子里静悄悄的,不见李妈和孩子们的身影,灶房里也凉冰冰的。
李海波这才想起,昨晚为防意外,已经让杨春把李妈和孩子们送去了郑驼子水酒坊,到现在还没接回来呢。
“板鸭,你赶紧开车去郑驼子水酒坊把人接回来。”李海波眉头微皱,“这么久没消息,老太太该急坏了。”
熊奎一听,立马凑过来,脸上带着几分急切:“波哥,我也想去看看我爹,他最近老寒腿又犯了……”
“一起去吧,反正下午没什么事,你明天早上赶回来一起上班就行。”李海波拍了拍熊奎的肩膀。
待杨春发动车子离开后,他转头吩咐侯勇,“猴子,守好家,有任何不对劲,按老规矩办。”
交代完,他整了整衣襟,迈步朝着赵氏裁缝铺走去,巷子里青石板上,落下他沉稳的脚步声。
夏日午后的阳光给赵氏裁缝铺的橱窗镀上一层金边,李海波刚掀开门帘,一股混杂着浆糊与布料的气息扑面而来。
赵裁缝戴着圆框眼镜,剪刀在藏青缎面上游走如飞,听见脚步声后抬了抬头,镜片后的目光警惕而沉稳,“李警官来了?快里面坐!”
话音未落,他的剪刀已经精准地沿着布料的折痕划开,发出细碎而规律的声响。
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