京畿路,东京城,城西白云山。

        此山清幽,林翠景美,气雾氤氲,蒸腾如白云,是有此名。

        山脚白云观,建于南北朝,几经时代变迁,并未毁于战火,反而越来越鼎盛。

        就在该观往北五里,是一片连绵建筑,形状旧制,但具新葺痕迹,两扇漆门,上面有讲道堂三字横匾。

        建筑本为白云观产业,不久之前被朝廷买下,稍做翻修,改成了此堂。

        讲述道法,论及玄术,涉种种匪夷所思之功,不好在城中演习,所以赵煦将讲道堂设在了这里。

        讲堂名义是由黄裳主持,可黄裳眼下编撰道经,无暇兼顾,就由京畿路几家大道观的观主驻此管理。

        各家也都是有经文存在,自建观时开始积累搜集,学了无数年,不知多少代,原本里面一些修行之法向无功效,只当顺气静心所使,或者唬人之用。

        但此刻天地大变,那些自古传下的修行法门中,居然极少数可以修行,能够练出些微法力,顿时上报朝堂。

        而在赵煦的观察验证之下,又交给黄裳整理,然后对这些观主进行封赐。

        这些观主一跃也变成了货真价实的真人,被赵熙派去讲法堂做事。

        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