就冲这一点,就没人会嫌弃自己身上的“优秀士兵”多!

        而赵卫红提到的三等功,则是每个基层连队都有的“年度指标”,通常情况下只有一个,并且只会颁发给战士,也就是义务兵和士官。

        至于营级,团级之类的单位,手里还握着更低一级的干部名额,专门用于对干部进行表彰。

        从这就能看出来,部队里,对于干部和战士的表彰,尤其是这种谁都有机会获得的“年度指标”,实行的是“两套办法”,最大程度上确保手握名额决定权的主官,不会影响到评功评先,评优评奖的公平性。

        而年底总结所涉及到的“评功评先,评优评奖”环节,自然也成为了每位基层战士最为关心的事情。

        毕竟涉及到了自己的利益,还关系到自己这一年所付出的努力,能不能获得一个该有的认可与褒奖,就算是再怎么上心,也不为过。

        尤其是身为“领导者”的各位班长们。

        就算自己拿不到,他们也希望自己班里能有更多的人,能够获得优秀士兵,甚至是拿下今年的三等功指标!

        班里获得荣誉的个人愈多,不愈能证明自己工作做的不错,领导有方?

        如果可以的话,各位班长还想冲到连部,围绕着“优秀士兵”的归属,为自己班里的战士据理力争!

        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