记者第一次觉得没那么骄傲:“不带配件,七千二。”
让卫东还安慰他:“你们拍的东西重要,错过就损失大了,所以贵点就贵点,我的思路是国产你这一千多跟七千多也没区别,普通人都买不起,买得起的估计咬咬牙存钱买七千二了,东西还是有本质区别的,既然贵的追不上,那我们就反过来砸便宜的,便宜到所有人都卖不过我们,当时香山厂直接把我轰走,我在车上睡了一宿准备第二天跑路,隔壁西山厂找到我,说他们可以,最后我们合作出了29元的廉价相机,就为让每个人民群众都记录生活中的点点滴滴。”
这下全场几乎都在发自内心的主动鼓掌。
能坐在这里的都是聪明人,都听出来这里面的关键,其实是在那个贵的追不上,那我们反过来砸便宜的。
这个思路才是最绝的。
可放到后来习惯了廉价手机、高级手机区分思路的人都会下意识做这个选择。
让卫东还有种,这有什么好鼓掌的错愕。
举着手里七千二的单反相机:“所以我们就保留这个外观,做个假的饼干式镜头,能感光记录就行了,使劲压成本,出了产品之后……我们把相机带到西湖边一个杂货店,半小时卖掉四百台。”
真就是局面和心态都在变化。
半年前还在百般防范的“商业金点子”,现在让卫东居然已经可以不太在乎了。
因为当真正的销售网络铺垫起来,才会发现那么一个点,无足轻重。
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