而这些大专院校的本地生又反过来瞧不起这玩意儿,言必各种进口货,更遇见了好几位学生是沪海本地的相机制造厂子弟,或者有亲戚在那工作,当面嘲讽这种廉价相机丢人。

        能听懂沪海话,但还要更新词汇量的章兰芝旁听了都满脸通红。

        但她不会像董雪晴那样立刻爆发,跟人小母鸡似的对骂。

        而是默默的更用力找销售学生。

        因为真正能在沪海销售成为主力的居然大多都是她给找到。

        这年头有个特殊群体叫工农兵大学生,就不参加考试全凭各级推荐入学的工农兵一线人员。

        初衷肯定是好的,让积极肯钻研的业务骨干获得深造机会,提升水平。

        但运行些年头肯定就会变成类似老金那样拼命想提干、转正的特殊渠道,最终能到高校镀金的往往很明显人际关系、眼力价很强,甚至狠劲决断力远超文化水平,但就不是来读书。

        读过大学的就知道,这种人往往又会成为留校行政人员的主力。

        84年恰恰是最后一批工农兵大学生临近毕业的节点。

        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