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二个盒子则是对于陈曦的信,信中在阐述他们袁家这么多年的苦劳,以及靠着自己长者的身份恳求陈曦放过自家一马,最起码放过袁家的某一脉,就算真的罪大恶极,也请看在过去的功劳苦劳上,留下部分的后裔,请勿赶尽杀绝什么的。
袁陶看着这个时候,隐约已经意识到了某些东西,袁达在死前已经开始为自己的后代进行筹算了,他无比清楚袁家的后代是什么样的,故而自然会担心袁家有一天会踏在陈曦的死穴上,引起陈曦的反击。
第三个盒子,则是张臶所说的劝进表,就文字的华丽程度而言,确实不如孔融三人所做的那个,但用情至深,句句泣血,甚至到最后用的已经不是墨,而是血,将自身对于汉室,对于天下的忠诚全部融入到了笔墨之中,从某个角度讲,袁达无病而终,也与这最后的劝进表有关。
这东西袁达花费了不少的心思,差不多在元凤四年、五年的时候就已经弄好了,但之后数年反复的修改和调整,到生命最后才算是彻底修改完毕,甚至到最后,袁达自己都很难分清自己写这封劝进表到底是为了袁家的家业,还是为了天下人,不过也只有怀揣着这样复杂的心情,才能写出诚挚的内心,才能在笔触之中流露出自己的真情。
“大兄的绝笔,唉!”袁陶轻叹了一口气,将这份劝进表交给淳于琼,有些东西,是真是假,到底怀揣着什么样的感情,是完全能看出来的,就如这封劝进表,起码写这封表的人,是真心实意的。
【大兄最后还是拜倒在了这盛世之下啊。】袁陶轻叹了一口气,他已经明白对方最后真实的想法,那不仅是为了给袁家谋一条活路,也是真的认同了刘备,这样也才能解释,袁达会说他不希望这个时候去死,会给陈子川添麻烦是什么意思!
那是真的希望各大世家别折腾了,跟在刘备和陈曦的麾下,去沿着两人的正义向前,开创出更为宏大的盛世!
“我和二哥这边就不去了,你和荀家那位去吧,我们两人去了说不定会说什么不好的话,毕竟有些时候,几十年的习惯控制不住,这种时候,少说少错。”袁陶带着几分轻叹,看着自家大兄死前留下来庇护自家的文章,也知道自己现在最应该做的事情是什么。
第四千七百九十四章各有手段
别的不说,自己和袁随不去,而是远远的呆在长安城里面给刘备表现出自家的顺服,可能会更好一些,毕竟他们两个老东西,所经历的太多东西,有时候难免会不经意间流露出来某种让人看了不舒服的神态。
所以还是不要让别人为难,交给荀谌和淳于琼去处理就是了。
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