燧人指挥中心。

        在正式确认了四号大陆正在通过超大型力场系统性干扰气候,尤其是针对三号大陆的降雨模式后,整个指挥中心立即开启了专属作战计划。

        “立刻启动全方位扫描。”丁参谋长毫不犹豫地下令,“我要知道这个力场的精确范围、结构强度、能量节点,所有的细节都必须包括在内。”

        不同于上一次的匆忙,科学院根据这种力场不可见,但是会阻碍气流的特性,设计了一种新的探测装置,可以利用被动手段将力场的大致形状勾勒出来。

        九章和周髀一号全功率运行,对这些海量信息进行实时处理和分析。

        主屏幕上,一幅全球大气能量场模拟图逐渐清晰。

        可以看到,以四号大陆为中心,两道极其庞大但相对稀薄的“墙壁”延伸而出,一道偏向西北,一道偏向西南,巧妙地改变了高空急流的路径和强度。

        它们并非原来那种特殊的防御力场屏障,而是通过精密的能量场梯度变化,引导和加速了大气环流,使得富含水汽的云团在接近三号大陆时要么被“推”开,要么被高速气流“扯”碎,难以形成有效的降水。

        同时,这一力场结构还增强了一号和二号大陆上空的某些辐合条件,导致了那边降雨的异常增多。

        “这种力场范围覆盖了整个三号大陆外围主要水汽输送通道,结构呈现动态网状,能量强度分布不均,但关键节点的强度足以维持其对大气环流的引导效应。”

        气象专家潘院士将最新的分析结果附注在后面。

        “能量来源能确认吗?”李云枢追问。

        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