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520章有必要吗

        首先精度不够是因为未配备专用高精度狙击弹,还有设计和加工精度导致的瞄准系统缺陷和调节机构不可靠。

        光这三种就牵涉上下游数个行业的技术。

        85式***直接沿用53式7.62普通机枪弹。而这种弹药设计初衷是用于通用机枪,弹头质量和膛压稳定性不足,导致远距离弹道散布显著增大。

        而且铝合金镜身与钢制机匣导轨间隙过大,射击震动易使瞄准镜松动,需频繁校枪。再加上距离手轮在100米、200米刻度缺乏机械定位,仅靠摩擦力固定,射击时易偏移。

        实战中射手被迫采用600米刻度校100米目标的反向调节法来补偿误差。

        虽配备红外照明装置,但无像增强器,夜间仅能在极近距离识别目标,无法满足现代夜战需求。

        其次人机工效与可靠性问题。

        全枪含瞄准镜重4.4公斤,长度达1220毫米,且采用木质枪托和金属机匣,在山地、丛林等复杂地形中携行负担沉重。在车辆搭载时占用空间大,紧急部署效率低。

        后坐力控制不足。7.62×54mm弹药的强大后坐力,达到15到18N。对射手体力要求高。连续射击时,枪托对肩部的冲击易导致疲劳,影响持续作战能力。特别是体型较小的士兵,长时间据枪稳定性明显下降。

        机械结构可靠性有多重隐患,保险机构简陋,手动保险卡笋位于机匣后方,操作不便且易误触。自由枪机和开膛待击的设计虽简化结构,但存在跌落走火风险。

        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